鳄龟室外养殖吗?
室内和室外都可以饲养,不过建议最好室内饲养,室内容易管理、卫生,也不容易受伤。 鳄龟属半水栖、半陆生野生动物,喜静,怕热,有群居习性,喜食活饵动物性食物,主食鱼类及水产小动物,偶尔吃小型兽类或鸟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料中可添加少量青菜、小鱼、精肉等。 野外栖息于淡水区域(河流、湖泊)及沼泽地带,白天常隐蔽在水中,夜间出来活动、觅食,遇危险时能迅速潜入水中躲避,也可将头足和身体缩入壳内,使敌人难以伤害到它们。
生长速度快慢与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25℃以上时,生长发育快;10~24℃时,也还可以;低于10℃时,生长发育几乎停止。当水温下降到18℃以下时,就会出现冬眠现象,此时,新陈代谢水平极为迟缓,呼吸频率明显降低,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下降逐渐降低至存活临界值。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适宜将其移至室内温暖处越冬,室温保持22℃左右即可。
鳄龟在温度15~32℃左右的水底都能生长生存,当温度在22~30℃左右的水底生长速度会加快,繁殖能力也会增强,当温度在25~28℃的水底生长速度最快,最适合繁殖。当水温低于12℃左右鳄龟,龟会感觉到不适和饥饿,当低于10℃左右时进入冬眠。如果高于35℃,鳄龟会上岸或者潜入水底淤泥中,以减少体温升高。所以一般适宜在南方室外养殖。
一、池塘大小
池塘大小一般是根据放养的鳄龟的数量来决定的,通常来讲每1平方米可放养50~100克的鳄龟10~15只。池塘需要有充足的水源,没有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池塘的水源最好是深井水,水温保持稳定,不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在建设池塘时要有人工斜坡,便于鳄龟上岸休息以及产卵,池塘还必须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使池塘水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池塘周围要用砖或是铁丝网圈起来,防止鳄龟逃跑,同时还可以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池塘,以免影响鳄龟生长。
二、放养密度
池塘水深以50~80厘米,水底可以稍许倾斜,池底用砂或碎石料铺底,上层用清洁无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池水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40厘米左右,pH值7〜8,夏季水温达到30°C时,应及时注换新水,保持水温不高于30°C,以有利于生长。池塘面积200平方米,放养200只10〜50克的幼龟,在池四周和塘心应分别设置3〜5个用竹、木等材料做成的固定木排或用直径2厘米的钢筋制成的栅架,用以放置浮板(板面高于水2—3厘米),为幼龟提供上岸晒背、休息的地方。幼龟对水草的依恋性强,在池内应适当种植一些水草,一般在主通道的两旁分别设置2〜3条2〜3米宽的水草区,主要种植的水草有金鱼藻、苦草、轮叶黑藻、水花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