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了猫绦虫怎么办?
1、蛔目异尖科,又名海兽胃线虫,属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的异尖科,为海洋寄生虫。该病主要经食入感染的鱼类或含寄生虫卵的水而传播,偶因接触被污染的器具而感染。 2、成虫形态:体呈圆柱形,表面有侧沟及皱纹,后段稍弯曲,前端扁平部分较大,直径约0.4~0.6mm。头部略呈三角形,具四眼。尾部稍尖,体长3~5mm,宽0.3~0.7mm。 3、生活史:虫体在消化道内不活动,但当胃肠蠕动时,其头部可伸入胃肠道黏膜,进行吸吮活动,以口囊和钩状下腭刮取组织细胞作营养。经过2~3周发育成为成虫。成虫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消化道内生长繁殖,并随食物进入大肠。由于异尖幼虫能钻透消化管的屏障,从而在大肠内定居下来。随着食物的残渣下行到结肠(主要是盲肠),同时不断获得新的营养物质,逐渐发育成较大的成虫。此时幼虫体内的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胃粘膜上皮样组织,出现口、咽、食道、胃等器官,并拥有类似消化道中腺体分泌的液体,进行自体滋养。待发育为成虫阶段时,即具有了寄生虫的一切特征,可在体内随意移动,但多在回盲部附近。
【临床表现】: 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可有腹部不适、阵发性腹痛、腹泻;儿童患者可有厌食、异嗜癖、呕吐反应;重者可有贫血、消瘦等。当幼虫转移到肠道的某一部位后,可有局部症状出现,如腹泻、恶心、呕吐、消化不良、食欲缺乏、精神萎靡等症状。但全身情况一般不受影响。有时可在粪便中发现虫体或虫体碎片。 【防治措施】: 对本病预防重于治疗。
①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清洁,防止虫体入侵。 ②消灭害虫,对食品加工工具应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③病人必须彻底隔离治疗,对污染的物品及时消毒处理。 目前已有多种抗寄生虫药可以用于治疗异尖虫病。常用的药物有阿苯达唑、甲硝唑以及哌嗪类驱虫药等,用药剂量和次数按药品说明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