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乌龟是什么?
百度一下“地震云”,出来的图片,这就是典型的地震云了。 颜色说不上漂亮,但非常清晰,很艳丽。 2013年4月2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发生5.9级地震前1天的影像。 2013年4月1日,海南琼中发生4.6级地震前的28分钟影像 2011年3月1日,甘肃酒泉、金塔县相继发生5.7级、5.8级地震之前的卫星图片。 这三张图,分别是发生在我国不同地区的三次地震之前24小时内的卫星过顶图像。由于地震云研究的国际性,为了便于比较,我选编了国外一些著名的地震案例,包括: 美国旧金山湾地震(Mw 6.9)之前约1周的图像。 日本仙台峡地震(Mw 6.8)之前数日的图像。 智利大地震(Mw 8.8)前几天甚至几个月的图像。 上述四组资料,时间跨度达几十年,地点分布遍及全球。通过对比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一、所有的地震云都具有明显的持续时间,一般不会在瞬间形成或消失。
二、几乎所有的地震云都出现在地震震前的几分钟到几天之内,极少数的实例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
三、从空间上来看,地震云大多呈带状、片状呈现,少数为点状,极少的情况会出现环状。 从时间上看,一般先看到小的碎裂带,然后才会出现大片的破碎区域;而一旦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破坏景象,则意味着即将发生强度较大的地震,应提高警惕。
需要指出的是,利用地震云进行预测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是因为:
首先,不是所有的地震云都会导致灾难性结果的发生。在收集到的众多历史记录中,有高达七成以上的样本没有形成地震,所谓的地震云只是自然现象而已。也就是说,提前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准确地“看”到地震云,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其次,某些时候,即使发生了破坏性地震,也可能找不到对应的地震云痕迹。比如,美国加州南部海伊州附近海域的Mw 6.7地震,以及美国阿拉斯加半岛的Mw 7.1地震,虽然在时间上符合预报要求,但在图像上均未能找到与地震相对应的痕迹。另外,有些地震的初始阶段会形成所谓的“无源波”,即没有震中附近岩体破裂产生的“初发波”,只有由距震中远处发生断裂产生的“回传波”。这种特殊的地震波不会在云图中留下痕迹。在地震波发出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如果卫星经过同一地区,才有可能捕捉到这样的画面。
总之,尽管利用卫星云图进行地震预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