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感染寄生虫怎么办?
首先需要明确感染的寄生虫种类,其次再考虑治疗问题。 常见的血液寄生性病原体有:原虫(疟原虫、利什曼原虫等)、寄生虫(旋毛虫、蛔目异尖科寄生虫等)和细菌(布鲁斯杆菌、放线菌等)。 其中以原虫引起的感染较为常见。
一、抗寄生虫药 根据其作用机理的不同,可分为抗寄生虫活性蛋白抑制剂、驱虫剂和杀虫剂;根据其制剂不同,可分为片剂、胶囊剂、粉雾剂及外用制剂等。
1.阿苯达唑 为广谱抗寄生虫药,对线虫类寄生虫的抑制杀灭作用较显著,对吸虫类和绦虫类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线虫类寄生虫的杀灭作用机制为抑制寄生虫体内寄生虫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阻断寄生虫对蛋白的吸收,导致其在胃肠道内被消化液分解,最后被机体消化吸收而杀死。口服吸收良好,服药后2~4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 t1/2为30分钟左右,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易透过血脑屏障。可通过胎盘,也可经乳汁分泌,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少数可有皮疹、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症状,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对阿苯达唑过敏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用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药代替,可减轻药物的消化道反应。
2.阿奇霉素 目前应用较多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产生的耐药菌株较少,是目前防治动物寄生虫病的优良药物之一。 通过抑制寄生虫的核糖体功能而起杀菌作用。阿奇霉素组织渗透性强,能有效地到达各脏器的寄生部位进行杀虫。 口服吸收良好,单次剂量0.15g,血清药物峰浓度约为0.5μg/ml,1周后血药浓度可达到0.17~0.69μg/ml之间。半衰期约68h,但肾功能正常者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可达正常人的2~3倍。 不良反应较小,主要见于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亦可出现皮疹、头晕、头痛、肝酶增高以及凝血障碍等。一般停药后即可消失。
二、免疫调节剂 三氮脒 又名贝尼尔,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抗寄生虫新药,对寄生虫的杀灭作用机制可能是破坏寄生虫细胞膜上的钠泵功能,使细胞丧失传导信息的能力,进而导致寄生虫死亡。目前常用于弓形虫、肺吸虫病和寄生虫幼虫感染等疾病。 注射用三氮脒在兽用抗生素中属于新的抗菌药品,具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等特点。 口服或注射给药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