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养什么鸟?

党在清党在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并不认为国内大多数人养鸟是文人的雅好(虽然我也养鸟,但我只是把它当作一种休闲活动,和看书、听音乐一样);相反我认为大部分国人养鸟是一种从众行为——因为很多人都有养小鸟的习惯,这种习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礼器中“凤皇”的造型。所以我国有“君子当像凤皇一样飞翔”“凤凰于飞,翙翙其羽”等赞美之词。

古人对鸟的崇拜还体现在各种祭祀中,比如《周礼·春官》就有记载:“掌凡祀之事”——也就是说,国人都把鸟看作神的一种,可以和天帝、天地诸神一样受到祭拜。 在古代中国,驯化野生鸟类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能养鸟并且把鸟养好是对主人文化素质的一种象征,不是普通大众能够轻易完成的,因此鸟也就成了贵族权利的象征之一(《礼记·曲礼下》中有“天子之五典六府”,其中的“五典”就包括“鸟典”)。

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养鸟逐渐变成了富有人文气息的活动。文人墨客在赏玩各种古玩的同时,也把鸟作为赏玩的对象,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画作。 除了文人,民间也有很多的“鸟痴”。清人李斗的笔记小说《扬州画舫录》中记载了当时两淮盐商养鸟、斗鸟的盛况:

" .... 所畜之鸟以千计,色色相敌。晨昏之间,鸟士列队而行,环室而鸣,音韵悠扬,清脆圆润。 ... "

这些鸟主要来自南方,其中以扬州一带为多,尤其是扬州的“绿鹦哥”,肥硕而伶俐,非常讨人喜欢。不过这种鸟如今已经绝迹,我们只能在图片中欣赏它美丽优雅的身影。

贝丽媛贝丽媛优质答主

中国的鸟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文人志士常常通过各种形式,把喜鹊的吉祥、仙鹤的长寿、杜鹃的悲切、黄莺的娇媚、画眉的巧言、鹦鹉的乖巧、雄鹰的高飞等等,赋予人的品格、志向和情感,作为诗文创作和书画的素材和题材,熔铸成独具特色的鸟文化。中国人酷爱鸟,喜爱饲养鸣禽益禽,乐于咏唱鸟羽仙姿,喜好研究鸟迹。

世界上鸽子有310种,我国有种30多种,鸽子品种繁多,体态优美,性情温顺,叫声悦耳,飞行健壮,能视、能听、避让、转弯、在黑暗中也能安全飞行,有极强的识别方向和远距离返回鸽巢的能力。因此鸽子自古以来被视为和平、友谊、爱情、吉祥的象征,受到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世界上信鸽运动开展得十分普遍,参加此运动的会员遍布200多个国家,有5000余万人。我国养鸽运动始于商朝,至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商朝时期,周文王被封于西歧,他为了和外界保持联系,命令手下人搜集鸽子,培育信鸽,开创了用鸽传递信息的先河。

我国是世界养金鱼的发源地,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世界上最早人工养殖金鱼的,就是中国。世界上90%以上的观赏鱼品种来源于我国长江以南的水域,我国是观赏鱼的资源大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